11月3日晚七点,文学与传媒学院2022年秋季文化之旅系列讲座之“无情的天地与多情的万物—杜诗中的‘自我拯救’”主题讲座在锦城大礼堂举行。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红教授担任主讲人。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、副院长傅仕彬教授、副院长马秋穗副教授、王晓燕教授、谢天开教授、毛欣然副教授、靳丹老师、冉昊月老师、姚茜老师、李飞老师,学校高研所副所长李秀峰老师,以及500名文传学子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。
讲座伊始,王红老师向我们介绍到杜甫是她非常喜爱且敬重的诗人。王红教授首先从“民胞物与”是儒者情怀,更是自我拯救展开讲述。“民胞物与”出自宋儒张载《西铭》,而杜甫身上也具有“民胞物与,仁民爱物”的精神。她分享了杜甫《伤春五首》和《登楼》,讲述到这两首诗将生机勃勃、循着自身规律运行不已的自然和纷乱、沉重、变化多端而难以把控的人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,愈发映衬出人的渺小、人生的短促而艰难,这亦是杜甫的自身写照。随后,王红教授又分享了一些关于陶渊明的生平和诗歌,介绍到陶渊明处在一个道路艰难的时代,但他并没有被这种环境所吞没,他展示的是有情的人面对无情的天地时候的姿态,而杜甫身上也同样展示着这种姿态。
接着,王红教授又向同学们讲述到杜甫与巴蜀山水,杜诗今存在的一千四百多首,其中有一千首以上都是杜甫人生最后十年入蜀后写作的。杜甫在成都建了遮风避雨的草堂,过上了苦难一生中最温馨、最艺术化的生活。成都平原温润的气候、秀丽的自然风光和醇厚风俗人情的滋养慰藉;夔州、三峡苍莽壮观的“江山之助”,加上杜甫一生的阅历和情感积淀,促成了杜甫和杜诗的第二次转变(第一次转变是战乱造就的“苦难辉煌”),让我们看到了充满人文情怀、人生情趣又气象万千的杜诗。随后又提到杜甫“一岁四行役”后到达成都,在《酬高使君相赠》写到“古寺僧牢落,空房客寓居。故人供禄米,邻舍与园蔬”,冷清的客居生活中,温暖人情味扑面而来。到达后的第二年杜甫在浣花溪边营造住宅,虽简陋,但是对于颠沛流离多年没什么家底的杜甫来说也是不小的工程,没有亲朋互助也是无法完成的,细心的杜甫在诗中记下了一次次的馈赠,这些诗中展现的杜甫性情与长安十年时有了不小的差异。王红教授也说到杜甫和成都相互成全,成都是杜甫艰难一生的绿洲,在杜甫以前也没有诗人如此大量、密集地写成都的自然景物、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。紧接着,王红教授讲到在杜甫巴蜀诗中,杜甫记录着许多琐碎的生活细节,小小的快乐和烦恼,都是许多此前盛唐诗人不会写的细小事物,这些都有着值得深思的意义。
最后,王红教授引用了海子的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》和廖伟棠的《我偏爱读诗的荒谬:现代诗的三十堂课》,总结从杜甫到海子到廖先生日常是有意的,末日是没有意义的,而诗歌、文学和艺术都是具有安慰的意义。
333